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榜样的力量
红军后代孔霞:讲述永不褪色的红色故事
时间:2022-08-29     来源:红花岗区委宣传部、多彩红花岗    

  在“红色圣地·醉美遵义”,有这样一名宣讲员被当地群众熟知,她长期扎根基层、面向群众义务宣传宣讲遵义会议精神、党的创新理论知识,她就是遵义会议纪念馆首任馆长、老红军孔宪权的孙女孔霞。现年52岁的孔霞,还是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作为红军后代,她一直把“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红土壤”培育“红色芽”“我的血液里流淌着红色的基因,必须把它传承下去。”小时候的孔霞每次听爷爷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都会被战争岁月里中国工农红军的精神打动,一颗红色种子早已在心中萌芽,并立志长大后要传播红色文化。孔霞的爷爷、老红军孔宪权在长征途中曾任红三军团四师司令部侦察参谋,1935年2月在攻打娄山关的战斗中受伤,因身经百战出生入死而被称为“打不死的程咬金”。1952年,孔宪权参加遵义会议纪念馆建馆筹备工作,之后成为首任馆长。1988年孔宪权去世后,孔霞在他的骨灰中找到六枚弹片。“爷爷在世的时候,从来只讲战斗如何精彩,从来不提自己受过的伤。我想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众多红军战士的集中体现,他们长途跋涉二万五千里不畏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爷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从他身上我看到了老红军的优秀品质。”孔霞回忆,爷爷是离休干部,他的医疗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对爷爷来说,拿药是一件很方便的事,但家里的药柜却一直上着锁,因为爷爷怕我们占公家的便宜。正是爷爷这种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以及良好的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家里人。孔霞的父亲1965年高中毕业后便前往云南某部队服役;母亲曾在部队当过教师;丈夫也曾是位军人,在工程兵部队服役了14年;年仅23岁的儿子,也在2021年大学毕业后参军报效祖国,现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一名“东风快递小哥”。1993年,孔霞成为遵义市首位国家中级导游员,开始红色故事的宣讲。为了讲好红色故事,让故事更富感染力,2002年孔霞到省城贵阳参加普通话培训考试,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一遍遍练习发声,每天五点起床开始练习,看到汉字就拼读,同学们都说她“走火入魔”了,经过一个月的不懈努力最终拿到了90.35分,获得普通话贰级甲等证书。2006年又获得了遵义首届“十佳”导游员称号。每一个红色故事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是成就于过去、闪耀到今天的精神财富。为了在宣讲中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奋斗力量,孔霞多次到遵义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红军烈士陵园等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访爷爷与部队失散期间居住地的乡亲,重走“爷爷曾走过的路”,感悟那段峥嵘岁月。为了搜集更多的珍贵红军史料,她多次拜访遵义的红色文化专家、与爷爷共事的同事,记载下这些特殊的历史,留住红军长征在遵义和遵义会议会址的珍贵记忆。就这样,她从一个聆听者变成一个讲述者。

  “一点红”浸润“一片红”“小红去找部队的那条路上,传来了砰砰砰的枪声,刘大爷赶紧上前去看,小红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在遵义市第七中学的开学典礼上,宣讲员孔霞动情地向学生们诉说着红军卫生员龙思泉的故事。面对那一张张或稚气或青春的脸,她一遍一遍地讲述着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伴随着她的声音,学生们热泪盈眶,仿佛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红军历尽千难万险,走完长征路,开创新局面。2015年,孔霞回到母校遵义四中开设了“红色传媒”选修课,义务为学生讲解红色文化。她还到红色教育基地,为外地前来研学的学生作宣讲,前前后后培训了5000多名学生。孔霞将大力弘扬“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作为毕生事业来做,一年四季,严寒酷暑,风雨无阻。作为红色宣讲员,每一次宣讲对孔霞来说都是一场洗礼,她从红色故事中重温历史汲取力量,并将激情和感悟传递给更多的人。她始终坚持以红为“源”、以红为“媒”、以红为“魂”,将红色资源和党性教育活化为可看、可听、可参与的生动教材。“针对不同的人群要有不同的宣讲方式、技巧,这样才更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播。”孔霞在宣讲中不是空洞说教,而是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宣讲对象的职业、年龄、地域,讲出好几个不同的“版本”,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不是照本宣读,而是把内容烂熟于心,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做到声情并茂、生动形象,每一次宣讲都有新内容、新补充。她精心研究给青少年讲解革命历史的方法,开发了如《红领巾牵手纪念馆,探寻四渡赤水之奇》《青春初心传承长征精神》等研学课程。她始终坚守宣讲工作初心,把诠释红色精神、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牢牢扛在肩上,承担着遵义文化和旅游系统各类企事业单位宣传教育、讲解培训任务,到学校开办“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培养出数百名小学生讲解员;担任“五好讲解员”“导学员”培训主讲老师,走进遵义市多所大中小学以及基层社区开展宣讲,培养了一批业务精湛的宣讲工作后起之秀。她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参加“红承”志愿宣讲队,通过“行走中的党课”“送讲+点单”“理论授课+现场观摩”“云上”网络直播等多种形式开展宣讲,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如此,在孔霞看来,红色故事的讲述形式上可以丰富多样,但史实必须准确、真实。每次她到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听到讲解员讲解的内容与史实有出入时,她便会及时与对方沟通交流,确保历史事件真实无误。就这样,她用一点红浸润了一片红。

  “一团火”化作“满天星”作为红军后代,孔霞始终对于引导大家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怀着难以推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乐于为大家讲述红色故事,弘扬革命精神。29年来,她作了大大小小的宣讲300余场,受众达1万余人次,其中宣讲得最多的就是遵义会议和遵义会议精神。她说:“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是每个遵义人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只要党组织需要,我就应该贡献自己的余生之力。”我们为什么要学党史讲红色故事?一次次宣讲让孔霞找到了答案。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遵义会议会址、红军烈士陵园、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等革命纪念地,总能看到孔霞以及其他红色义务讲解员的身影,他们聚焦“红”的底色、“专”的本色、“讲”的特色,充分激发遵义会议会址的红色磁场,提升“红色客厅”服务群众内涵,每天以专业化的宣讲,吸引了成百上千的游客、市民驻足观看、预约讲解、学习交流,据不完全统计,受教育人数近10万人次,实现了党性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每年正月初一的清晨,孔霞都会带着小辈们到遵义红军烈士陵园为烈士们敬礼献花,再到遵义会议纪念馆给他们重温爷爷曾讲过的红色故事,这些故事早已印刻在了她的脑里、心里、血肉里,她反复的讲给小辈儿们听,就是要让他们和她一样传承爷爷的革命精神,从小传承红色基因。据了解,在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以红色文化为题材,孔霞先后接受了30余家各级媒体采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福建东南台、羊城晚报等媒体专题制作节目进行播出。作为红色宣讲员,是离党史最近的群体,也是离群众最近的群体,孔霞沿着爷爷走过的路,努力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故事传递信念的力量,增强感染力,启发人、鼓舞人,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真理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编辑:袁丹

二审:张辉

终审:张志立

  1. 上一篇:【醉美遵义城 最美遵义人】李月:满腔热忱系...
  2. 下一篇:【醉美遵义城 最美遵义人】杨修汉:退伍不褪...
责任编辑:袁 丹
相关报道

网站群

地方文明网站 遵义市文明网站友情链接
 
遵义文明网中文域名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文明邮箱 | 旧版回顾
联系地址: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蒲镇府前路建投大厦 咨询电话:0851-28641133 邮编:563000
Copyright©遵义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