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焦点图文
桐梓:45708名乡亲越过贫困线
时间:2017-02-20     来源:桐梓县文明办    

  

  图为开展农村能人专题培训班

 

  图为燎原镇移民新村

  截至目前,桐梓县9个贫困乡镇如期实现“减贫摘帽”,62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预计降至2.68%,使45708名乡亲越过了贫困线。

  作为革命老区的桐梓县,可谓是乌蒙山片区脱贫攻坚战场上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县域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25度以上坡耕地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0%以上,50多万人口撒落在深山老箐中, 生存条件极为恶劣。

  “不破楼兰誓不还!”“敢叫日月换新天!”面对如此艰巨的脱贫任务,桐梓县县、乡、村层层立下军令状,高扬长征精神,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部署,万众一心、合力攻坚,演绎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故事一:破镜重圆

  天刚蒙蒙亮,曾宪坤就起了床,准备将喂养的山羊赶上山吃草。看着白花花的羊群,抚着闪亮亮的新房,曾宪坤露出了甜蜜的微笑。

  今年51岁,家住桐梓县新站镇捷阵村的曾宪坤命运多舛,半辈子生活苦难交加。妻子、儿子先后患病去世,留下一屁股账,他背井离乡打工十余年好不容易还清债务。可再婚后,偏偏祸不单行,一场车祸又落下终身残疾,祖上遗留的老房子,由于年久失修,被大雪压垮了……一连串的灾难,妻子经不住打击,远走他乡。曾宪坤孑然一身蜗居在一个巴掌大的窝棚里,以难为难。他无数次徘徊在妻儿的墓旁,几次想一头撞死在妻儿的坟头。在曾宪坤最绝望的时候,桐梓县公安局新站派出所副教导员李德强站到了他身边。李德强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去曾宪坤的窝棚,当了解到曾宪坤的遭遇时,他忍不住掉下了心酸的泪水。在这个脏乱促狭的窝棚里,一个残疾的孤独老头,靠什么维持生活?靠什么脱贫致富?李德强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曾宪坤重树信心,走出困境,过上美满幸福的新生活。

  李德强一次次和曾宪坤促膝长谈,一点一点帮他树立信心,重拾希望。没有办法,帮他出点子;没有资金,帮他贷款,四处筹资;没有房子,帮他争取危改资金,找企业帮扶……崎岖的山路,泥泞的小道,风里来雨里去,不知留下李德强多少脚印。在李德强不遗余力的帮扶下,曾宪坤养起了48只山羊,建起了一楼一底的新房,挺直了做人的腰板!李德强通过多方打听到曾宪坤妻子的下落,并悄悄地将曾宪坤的变化打电话一点一滴地告诉了她。2016年春节,曾宪坤与妻子终于破镜重圆。

  在曾宪坤的眼里,李德强比亲兄弟还亲,是他给了自己无限的关怀和支撑!后来,当曾宪坤得知李德强身患严重的肾病和胃病,再加上两地分居,聚少离多,与妻子离婚,还要照顾年幼的儿子时,曾宪坤百感交集。他终于明白李德强每次和他谈话时,为什么老是用双手抵住肚子;他后悔李德强给他做思想工作时,自己的“胡搅蛮缠”;他后悔半夜三更还让李德强步行几十里,帮他找走失的山羊……他一次次拉着李德强的手,久久不放,千言万语化作了一串串泪珠。

  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结好对子、多想法子,把两腿插进泥土中,把双手放到田地里,用真心、动真情、扶真贫!李德强的故事只是桐梓县广大挂帮干部投身脱贫攻坚战斗的一个缩影。

  故事二:天降大饼

  大年三十,桐梓县燎原花园移民新村5栋3号新房内,欢声如潮,笑语不断。移民搬迁户尤永松一家5口人,杀鸡宰羊,做了一大桌子菜开开心心吃团圆饭。115个平方的新房,三室两厅两卫,水电卫厨全部安装到位,拎着扫帚入住。政府还为尤永松夫妻安排了工作,每日有180元的收入。3个儿子上学,政府都有补助,老大考上了大学,老二、老三在县城读高中。告别农村老家破烂的窝棚,过上崭新的城市生活,用尤永松的话来讲,“石头开花了,天上掉饼了”。

  尤永松来自马鬃苗族乡石板村干沟子组,家里的房子破败不堪,四面透风,上下一空,天上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睡在床上可以数星星。尤永松夫妻虽然勤劳,但无奈家里只有两亩薄地,一年刨到头也刨不了几个盐巴钱。加之妻子常年患病,家里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马鬃苗族乡党委政府了解他家情况后,将他家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当得知政府在县城的移民新村为他家分配了一套新房时,全家人兴奋得彻夜难眠,喜极而泣。社会爱心企业、挂帮干部还为他家购买了热水器、床上用品、锅碗瓢盆。尤永松发自内心地说:“住上新房子,每个月都有‘票子’进,老大上大学读的影像专业也是挂帮干部帮忙选的,不但读书不花一分钱,还签了协议,一毕业国家就安排工作。娃儿们的成绩都不错,现在最大的目标就是把另外两个娃儿都供上大学!党的恩情真是比山高比海深!有党的关怀和领导,我相信我们一家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和尤永松一起搬进花园移民新村的精准贫困户有698户、3210人。1月18日,虽是数九寒天,花园移民新村却温暖如春。新村处处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悬挂在路灯上,映衬着移民们兴奋的笑脸。新村内人头攒动、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桐梓县委、县政府特地为花园移民新村易地扶贫搬迁户举办了“脱贫奔小康?共圆中国梦”迎春文化活动,全村3000多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吃汤圆、看表演,欢欢喜喜迎接搬迁后的第一个新年。

  故事三:大路通天

  “现在能走上干净整洁又宽阔的柏油路,祖祖辈辈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木瓜镇柿花村郑板组精准贫困户康明金开心地说:“以前走的全是烂泥路,出山全是人背肩挑,回村全是弓背驼腰,一不小心还摔到岩底下。现在路修好了,运输方便了,找钱的路子就多了。我今年喂了4头牛、2头猪,农闲时骑着摩托外出打工,一年找个两三万没问题……”

  柿花村海拔1400多米,曾是木瓜镇交通最落后的一个边远山村,也是全镇年均收入最低的一个贫困村。这儿的群众一年起早贪黑忙到头,到头来还是一副穷骨头,山里的东西运不出去,一头猪抬出去只剩下半头的价;山外的东西运进来,豆腐都盘成了肉价钱。虽然柿花村位于美丽的水银河风景区上游,但由于交通落后,柿花村人只能守着一条美丽的水银河窝在深山里过穷日子。看着下游山脚水银村的群众依靠漂流赚得盆满钵溢,柿花村的群众一个个干瞪眼、干着急也没有办法。

  大路通天,幸福无边。2014年以来,借力精准扶贫,桐梓县全面开展基础设施大会战。投入资金77.2亿元,改造国道、乡道,实施通乡二级公路110公里,新增撤并建制村油路1540公里、行政村通村油路1106公里,硬化村寨路800公里,15个乡镇通二级路,实现了“村村硬化路、寨寨连户路”目标。柿花村搭上交通大会战的顺风车,修通了长4.8公里,宽5米的油路,宽敞的大道像一根飘带从柿花村山脚连到了云端。“下一步,我们村里也要建乡村旅馆发展乡村旅游,种植蔬菜、经果,发展牛、羊、土鸡养殖。把水银河漂流的游客引来,观农家景、采农家菜、吃农家饭、品农家果……”柿花村支书娄金国谈起柿花村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作为遵义市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广的县份之一,到2014年,全县222个行政村中还有121个贫困村、 68100个贫困人口未脱贫;贫困人口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3%,文盲占15.2%;全县基础设施严重滞后,2014年,还有362个自然村寨未通公路,行政村公路通畅率仅为67.4%,人均保灌面积不足半亩地,11万人饮水困难……

  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全县成立了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宣传培训等9大脱贫攻坚指挥部,实施“54321”党建扶贫结对帮扶,全县42名县领导、102家机关单位、6930名领导干部结对帮扶15735户贫困户。

  2014年以来,桐梓县聚焦突出问题,高效率开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易地脱贫搬迁、生态建设四大会战;聚焦政策落地,高质量强化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六大保障,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聚全县之能,决战脱贫攻坚,实现了“村村硬化路、寨寨连户路”目标;解决了3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全面实现贫困人口安全饮水全覆盖;建成安置点1个, 698户3210名移民搬迁对象全部入住,2018年将搬迁4118户16285人;流转土地15万亩,发展商品蔬菜12万亩,精品水果3万亩,干果5万亩,新建3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打造18个产业示范基地,探索了结构调整的“官仓经验”、一年整村脱贫的“杉坪样本”、整乡脱贫的“黄莲新路”……实现了城乡面貌大改善、基础设施大突破、产业发展大提速、干部作风大转变、贫困群众大增收。 (尤晓婵供稿) 

  1. 上一篇:“文明视频、寄语、图片”有奖征集活动开始啦!
  2. 下一篇:赤水:创卫——全民参与 全民共享
责任编辑:张一青
相关报道

网站群

地方文明网站 遵义市文明网站友情链接
 
遵义文明网中文域名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文明邮箱 | 旧版回顾
联系地址: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蒲镇府前路建投大厦 咨询电话:0851-28641133 邮编:563000
Copyright©遵义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