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焦点图文
遵义:让老红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代代相传
时间:2017-11-01     来源:遵义日报    

  

李光和受助学生合影。(徐红摄)

  10月27日下午,在红花岗区海龙镇中心小学,一场捐资助学活动正在这里举行。人群中,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格外显眼。他,就是用自己的一生牢记党的宗旨,践行入党誓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为贫困学子奔波不息,今年已97岁高龄的老红军——李光。

  说起李光,遵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在红花岗区海龙镇中心小学大门,还挂着另外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遵义市李光小学,显示出了这所学校和老人之间存在某种特殊关系。

  说起这所学校和李光的渊源,还得从1994年说起。

  1994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光来到红花岗区海龙镇桂花小学。当时桂花小学的操场上没有五星红旗升起,教室的墙面千疮百孔,学生的课桌则是由两个树墩搭起一块木板组成的。

  如此简陋的教学环境让李光心情无法平静。第二天,李光买了100套棉衣送到学校,并现场捐赠5000元用于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

  从此,希望之光照进了这所贫困的学校。许多孩子受李光的资助得以继续完成学业。1998年,为弘扬李光无私奉献的精神,红花岗区将桂花小学更名为遵义市李光小学。

  后来,因修建海龙水库,大量移民搬迁,遵义市李光小学的生源严重不足。为继承和发扬老红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2014年,海龙镇中心小学将遵义市李光小学的牌子从原桂花小学接了过来。

  此后,海龙镇中心小学多了一个名字,遵义市李光小学。

  “全社会要关心教育,关爱学生;老师要关心学生,教好学生;学生要尊敬老师,爱戴老师。”回忆起当天李光在捐资助学活动上讲的话,海龙镇中心学校专职副书记周余海至今记忆犹新。他说,之前都是从电视、报纸、网络上了解李光的事迹。如今,近距离接触老人,聆听他的教诲,一睹老人的风采,让他深受鼓舞。

  当天,李光老人向红花岗区7所学校捐款5万元。此善举,在海龙镇中心小学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老红军李光为革命事业浴血奋战,为新中国的建设兢兢业业。退休后,原本该颐养天年,但是他仍然发挥余热,心系祖国的未来,多年来一直奔波在捐资助学的路上,值得我们敬重!”海龙镇中心小学老师程友智说,这次老人的到来,对他们是莫大的鼓舞。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弘扬老红军李光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出的要求,在老红军李光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海龙镇中心小学校长徐红说,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不忘老红军李光的嘱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助推教育公平,让遵义市李光小学这块牌子闪闪发光。

  “我知道李光爷爷打仗的故事,还知道他用自己的退休工资帮助我们这些贫困学生读书,是一位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长大后,我要像爷爷一样,将爱心传递下去,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海龙镇中心小学六(2)班学生洪易说。

  “爷爷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他崇高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好好学习”。海龙镇中心小学四(1)班学生马雨恬说。

  老红军李光,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一位老红军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对社会、人民最质朴的爱。透过海龙镇中心小学师生们的只言片语,我们感受到了老红军李光的关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这里传承的点点滴滴。(遵义日报)

  1. 上一篇:牢记嘱托 不忘使命 走好立德树人新长征路
  2. 下一篇:遵义组织收看2017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
责任编辑:张一青
相关报道

网站群

地方文明网站 遵义市文明网站友情链接
 
遵义文明网中文域名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文明邮箱 | 旧版回顾
联系地址: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蒲镇府前路建投大厦 咨询电话:0851-28641133 邮编:563000
Copyright©遵义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