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焦点图文
遵义:用爱心托起折翼天使
时间:2018-04-13     来源:遵义文明网    

  2015年,国家教育部确定遵义市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同时开展“医教结合、随班就读、送教上门”三项改革实验的地区。

  4月12日,贵州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部署现场会在遵义新蒲新区召开。记者随队走进多所特殊学校,感受到了遵义特殊教育的诸多变化。

  政府重视 特教特办 特教特惠

 

遵义市特殊教育学校以“赏识教育”引领课程改革,学生在上书法课

  特殊教育不仅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更是彰显社会公平的重要工程。

  会上,遵义市代表向贵州省各地特殊教育同行郑重宣告:“三年改革实验过后,遵义特殊教育不仅超额完成了申报时提出的入学率达95%的目标,更形成了医教结合为前提、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新格局。”

  成绩来源于重视。遵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事业,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教育、卫计、残联、民政、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协同发力推进实验区各项工作。

  实验区工作启动以来,遵义从资金和师资两个方面加强保障。以每年6000元为标准,遵义在贵州省率先保障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实验区工作,各县(市、区)设立了每年不少于20万元的实验区工作经费。

  三年来,各级资金共投入近4.4亿元用于迁建、新建特殊教育学校、资源教室等基础保障和特殊教育工作。新建、迁建桐梓县、赤水市、习水县等地5所特殊学校,建成特殊教育资源中心13个、随班就读资源教室105个。

  在师资力量上,增加特教教师编制,及时补充特殊教育教师,将专业医生纳入队伍建设,与华师大等高校合作,开展特教专干、特校校长教师和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教师培训,全力促进特教发展。三年来,全市特殊教育学校三类教师及志愿者从几百人发展到目前的4000余人。全市培训特殊教育干部、教师约5800人次。

  全市特校教师不仅享受了规定的特教津贴,部分县区的特教教师还另外享受了每月900元的政府补贴。全市负责随班就读的教师和送教上门教师也同等享受特教津贴或考核补贴。

  谈起特殊教育这些年的改变,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余贞文表示:“成为改革实验区以后,我们获得政策、资金、项目等很多方面的支持,对这些特殊孩子来讲,是天大的好事。”

  三年改革实验以来,遵义市在贵州省率先编发完成《医教结合工作指南》《随班就读工作指南》《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指南》《送教上门工作指南》等改革,率先举办市级特殊教育学生运动会和艺术节,率先创新部门合作机制与民政联合新办特殊教育学校。

  医教结合 让特殊孩子边康复边成长

 

市特殊教育学校为特殊儿童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医教结合”的课程之一“钻石画”课,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拼接组合晶体进行康复训练,同时发掘组织协调、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

  “医教结合”是“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工作基础,遵义市形成了“医”为前提、“教”为重点、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齐头并进的新机制。

  对各种原因造成障碍的特殊儿童进行康复教育,首先需要精准识别。通过各医疗定点机构承担对残疾儿童少年的发现、诊断、评估、安置和康复等工作中的指导责任,做到“数据筛查精准、安置类别精准、个别化教育精准、康复评估精准”。

  其中,轻度和中轻度障碍儿童少年实行随班就读,中重度、重度障碍的儿童少年集中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极重度及多重残疾或其他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儿童少年实行送教上门。

  红花岗区是遵义市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示范区。由该区人民政府牵头,遵义市第二人民医院、遵义市第五人民医院、红花岗区人民医院选派医生,在每学期的开学、期中、期末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评估,追踪学生的身体状况、生活自理能力、身心特点,并给出专业的建议。

  红花岗区启智学校校长周兴露说:“通过专业医疗评估后,学校的教师结合孩子自身特点与需求,选择适合孩子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和有针对性的教育。”

  莲莲(化名)是一个智力障碍的孩子,连简单的10个阿拉伯数字也不能顺利分清,父母把她送去普通学校试读,都因为情绪不稳而不能就读。

  在送到启智学校就读一年时间里,学校老师为她制订了专门的康复和教育计划。现在莲莲不仅能自如计算十以内的加减,还学会自己整理家务、上街买东西,性格也变得大方亲切了。

  除了红花岗区,市特殊教育学校以“赏识教育”理念引领课程改革,构建起基于医教结合的课程体系;务川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打造成为遵义市康教一体课程改革的标兵学校,绥阳、凤冈、赤水、仁怀等各地特殊教育学校牢固树立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理念,不断提升质量,让万千残疾孩子迎来了新生。

  随班就读 帮助特殊儿童融入学校

 

在红花岗区启智学校的心理康复训练室,专业老师在帮助学生调节心理,释放情绪

  走进汇川区新黔小学,宽敞的校园里不时传来孩子们欢声笑语,这里也是随班就读试点之一。

  根据精准识别评估,辉辉和昆昆(均为化名)2名儿童被安置在这里随班就读。

  市特殊教育学校和新黔小学教师一起为辉辉和昆昆制定了个性化教育计划,市特殊教育学校还为他们的配对老师提供专业培训。

  腿脚不好的昆昆以前需要人搀扶才能行走,经过康复辅导,现在可以自己扶着墙走路了;智力障碍的辉辉现在认识了不少简单的汉字和数字,两人不仅就读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还交到了新朋友。

  “随班就读,最大的难点在于融合,这也是我们工作的方向。不仅为特殊儿童提供教育和学习的机会,还要通过个性化教育,让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在新的班级找到归属感,和身边的人融洽相处。”新黔小学校长刘长江说。

  根据实验内容和遵义市特殊教育发展的现状,遵义市创新研究机制,探索出“共读融合”与“个性补偿”相结合的随班就读工作方法、资源教室补偿功能与个别化教育紧密结合的工作方法、中心小学资源室与村小便携式资源包相结合的资源保障方法、专业特教教师巡回指导与普校教师为主体的特教队伍组建方法。

  送教上门 让特殊儿童在家读书

  遵义市实施特殊教育改革实验的过程中,汇川区重点承担“送教上门”实验项目。

  汇川区松林镇中南村的童童(化名)因患先天性疾病,出生至今不能行走,只能由人在家照料。

  长期在家的童童虽不便行动,但每个星期有一天,童童会格外活跃,因为他知道,这天就是老师送教上门的日子。

  为童童送教的中南小学教师黄松,每次送教前都会提前准备好简单的识字卡片和教具,虽然童童的进步很微小,但黄松依然坚持每周送教上门:“看见童童学习的劲头,我没有理由放弃。”

  送教上门工作为特殊孩子制定了“个性化支持计划”,从送教育、送康复保健、送艺术、送技能、送温暖这几个方面开展送教上门工作,从自理到自立,为特殊儿童搭建发展的阶梯。

  为保证送教上门的质量,汇川区把全区送教上门划分为5个责任区,由镇街分管领导包保,并组建了由医生、教师共同参与的特殊教育巡回指导团队。

  送教上门工作力求做到少而精。三年来,全市先后有38名送教上门学生通过送教康复转到特殊教育学校读书,有31名特殊学校读书的学生通过学校康复转到普通教育学校随班就读。(石影)

  1. 上一篇:贵州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部署推进现场...
  2. 下一篇:别开生面 小学生上交提案126份 秀绝活竞选
责任编辑:张一青
相关报道

网站群

地方文明网站 遵义市文明网站友情链接
 
遵义文明网中文域名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文明邮箱 | 旧版回顾
联系地址: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蒲镇府前路建投大厦 咨询电话:0851-28641133 邮编:563000
Copyright©遵义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