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焦点图文
遵义:八个坚持推动文明村镇创建
时间:2018-04-17     来源:遵义文明网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018年4月遵义市文明委印发了《遵义市“四在农家·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三年行动方案》,将紧紧围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着力“八个坚持”,分年度、分片区、分层次推进文明村镇创建。

  将文明村镇创建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统筹推动,2018年将创建451个县级以上文明村镇,2019年创建300个文明村镇,2020年创建400个文明村镇,加上已经成功创建的304个,未来三年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将占遵义市行政村镇的84%以上。结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遵义将分片区非均衡推进创建,到2020年中心城区(红花岗、汇川、播州、新蒲新区、南部新区)将实现全覆盖,桐梓和绥阳将达到70%以上;北部片区(务川、道真和正安)将达到省级65%的创建基本要求;东部片区(湄潭、余庆、凤冈)将确保县级以上文明村镇达到80%;西部片区(仁怀、赤水、习水)将确保县级以上文明村镇达到75%以上。同时分层次推进创建工作,每年市、县两级按照1:7的比例分别打造“四在农家·文明村镇”示范点,农民群众对文明村镇创建知晓率达到90%以上,满意率达到70%以上,让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成为农村精神文明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有效提升农村精神文明水平。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坚持价值引领乡风文明。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贯穿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融入到农民日常生活的各方面,进一步坚定农民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满足农村需要、贴近农民实际为方向,创新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农民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广泛开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惠民活动。提升推广农村“文化墙”的成功做法,拓展以文化人的有效载体。

  坚持“四在农家”品牌统领。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品牌统领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大力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不断深化和拓展“富在农家增收入、学长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的工作内涵。根据省级文明村镇测评体系,结合遵义实际,按照“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四大内容,修订完善遵义市2018年文明村镇创建测评体系,使文明村镇创建考核有标准,建设有方向。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坚持服务脱贫攻坚。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战略部署,传承红色文化,讲好遵义故事,构筑遵义精神高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凝神聚力。把扶“志”增“智”助力扶贫脱贫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立志向、鼓士气、强意志”,大力弘扬遵道行义、自强不息、勤劳勇敢、苦干实干的优良传统,激发贫困地区农民群众靠自己的双手改变贫穷面貌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斗志,凝聚感恩奋进、自力更生的强大力量。将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群众自我发展和自身造血的能力,注重在易地扶贫搬迁点统筹推进文明村镇创建。

  坚持推动移风易俗。从各地农村实际出发,聚焦问题补齐短板,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农村实际和农民意愿。坚持重在正面引导、重在规范养成、重在群众自觉。加强基本殡葬公共服务设施,逐步解决乱埋乱葬等陋习旧俗。在全市范围以村为单位成立农村红白理事会,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划定红白喜事合理标准规模,遏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现象,引导群众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推动形成婚事新办、厚养薄葬新习俗新风尚,培育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坚持开展乡村文化活动。以满足农村需要,贴近农民实际为方向,创新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有效利用公共文化广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结合地方特色文化,开展“我们的节日”、民间艺术表演、传统优秀文化表演等文化活动。充分挖掘传统村落、古村落优秀文化,展示源远流长的乡风文明。

  坚持完善阵地建设。围绕人居相对集中地带规划建设公共文化广场,广场内容有舞台、宣传栏、文化墙等其他文化配套设施,加大公共文化向边远村镇延伸。充分发挥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作用,推进农村公共文化系列活动、展示乡风文明建设,刊播系列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要阵地。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

  坚持推动乡风文明。积极宣传贯彻《贵州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结合月评各地好人和好人榜推荐评选工作,选树一批农民身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好人,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让文明可学。结合各地农村道德讲堂建设,不断丰富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内容,发掘新时代“新乡贤”,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坚持完善村规民约。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各地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约束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易懂地融入其中,形成群众能明白、愿遵守的约定俗成。按照“群众认可、办事公道”、敢说敢评、会说会评”的要求,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等乡村自我管理组织,广泛开展乡风评议,用民间舆论、群众评价的力量褒扬乡村新风、反对不良行为。

  1. 上一篇:播州:茅栗乡村少年宫给农村孩子一个实现“...
  2. 下一篇:贵州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部署推进现场...
责任编辑:张一青
相关报道

网站群

地方文明网站 遵义市文明网站友情链接
 
遵义文明网中文域名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文明邮箱 | 旧版回顾
联系地址: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蒲镇府前路建投大厦 咨询电话:0851-28641133 邮编:563000
Copyright©遵义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