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焦点图文
山里好人李月亚 致富不忘穷乡亲
时间:2018-07-17     来源:播州区文明办    

  播州区平正乡的李月亚,登上2016年“贵州好人榜”,如今入围“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类)候选人名单。

  李月亚是谁?连当地人好多都不清楚。原来,他有另外一个名字,杨刚。远近闻名的农家乐“山姑人家”就是他们夫妻开的。他还是贵州遵义九天仡佬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是平正乡首届至今的商会会长。

  感恩:“这辈子和杨家人有缘”

  讲李月亚的故事,就要从他的别名杨刚的由来开始。

  李月亚出生在平正甘溪一个普通人家,1岁多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那个时候条件落后,也不知到底是个什么病。”病得不行了,家人决定忍痛把他给丢了。一个老人提了个建议,说板桥有个中医听说很厉害,叫杨天坤,要不接来试试?没想到,几副药吃了,李月亚的病就好了。父母感恩,就把孩子正式“拜祭”给杨医生,取名杨刚。

  李月亚长大后,在粮站工作过几年,2002年改制下岗,领了10800元补贴回家。村里常当总管,也爱整吃的他,和妻子商议后决定创业。当年,他以3000元一年的租金在平正街上租了1个40平方米的门面,开粉馆,卖排骨粉、鸡肉粉,2.5元一碗。

  “卖粉的都知道,关键是汤。”李月亚又再次和杨家结上了缘分。鸭溪街上的一个杨家人,把祖传方子给了他。正是因为这个方子,粉馆从开业生意就很火爆。不久,看到周边来赶集的人越来越多,就在店里增加了转转饭,3.5元一个人管吃饱,平均一人一菜。凭夫妻俩的吃苦耐劳,生意一直特别好。赚钱越来越多,生意也越做越大。从租40平方到100平方、再到200平方,租房子做了6年生意的他,于2006年修建了人生第一栋390多平方米的两个门面楼房,取名“杨刚家常馆”。

  2009年,红心村当朝组有几个人合伙投资建的农家乐,因为意见不统一和缺资金,成了烂尾楼。李月亚果断接了盘,18.8万元盘了过来。在平正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贷款、借钱,又投入60多万元修缮房屋、打通公路。

  2009年冬至,农家乐“山姑人家”开业了。2010年授信贷款120万扩大规模;2013年贷款150万、2015年贷款300万、2018年贷款280万,几次扩大规模,目前,“山姑人家”已成为占地20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有能同时容纳600人就餐的餐厅和包房、30人居住的标间、250人开会的会议室。

  坚守:“没有仡佬文化,生意不会持续红火”

  “做餐饮,除了美食,关键还是做文化。”“山姑人家”所在的红心村,是仡佬族聚居地,平正乡的3000多仡佬族同胞主要居住在这一带。整个农家乐从房屋到装饰,处处可见仡佬文化元素。“团结、忍让、宽容、善处、礼敬、诚合,是仡佬族‘六合’文化的精髓。”每天的班前会,员工们都要大声喊出“六合”口号。李月亚说,就是要树立文化自信。

  2013年起,每逢周末、节假日,“山姑人家”都要表演仡佬族文艺节目,演员就是换上民族服装的厨师和服务员,还有周边的几个仡佬族群众。为了提升文化品位,李月亚投资100多万元进行文化包装,搭建舞台,请专家作曲作词排练,给客人们表演仡佬族实景体验剧《山姑情缘》。

抽空排练仡佬族舞蹈《山姑情缘》

  “2017年开演以来,场场爆满,消费的客人也越来越多。”李月亚说,这里是穷山沟,区位优势、交通优势都没有,好吃的别人也会做,但是这里的仡佬族文化独一无二。

  除了文艺表演,“山姑人家”还经常组织长桌宴和仡佬族民俗“三幺台”。如今到平正乡的客人,绝大部分都要在这里吃饭,体验仡佬族文化,周边地区也有很多客人来过周末,还有大量的团队接待让“山姑人家”生意持续红火。

农家乐收购蔬菜

与妻子经营农家乐

与厨师交流厨艺

  爱心:“员工就是孩子,如一家人相处”

  30多个员工,全是当地人,多数是仡佬族。“还有6个是精准扶贫户的孩子。”“大家在一起,就像是一大家人,彼此有爱。”

  有一次,员工张重美的妈妈生病在遵义医院住院。第二天,李月亚打电话给去医院照顾妈妈的张重美,电话那边一阵的哭声。孩子说,妈妈得的心脏病,医生说必须马上手术,要交2万元,作为精准扶贫对象的人家哪里有钱。李月亚一边安慰张重美,一边就让妻子拿上钱,开车直接去遵义医院,送去1万元。

  除了几个厨师和管理层,20名服务员平均工资2800元,包吃住,还有半年奖、年终奖。孩子们来到这里,不仅解决了收入问题,还收获了不少快乐。很多孩子刚来时内向,不自信,有些甚至不说话。但是两个月以后,个个都能歌善舞。“来这里做服务员的多数是贫困人家的孩子,哪家困难都有基金帮扶,每个人都要表达爱心。”正是有了爱,孩子们经常喊他们夫妻“爸妈”。最近,李月亚请专家作了一首歌曲《大山里的孩子》,就是以这群孩子的群像和心声作素材,鼓励贫困山村的孩子们自信、自立、自强。“我给不了他们蓝天,但我会努力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李月亚说。

  好人:“一家富不是富,乡亲都富才算富”

  2017年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挂帮红心村,村民自愿将46.4万扶贫资金,作为股金放到“山姑人家”作发展基金。李月亚承诺,每年分红给121户贫困户11万元,“本金还是贫困户的。”2017年,232人人均分红474元。分红的时候,村民们个个竖起大拇指,“杨总是个好人,我们都相信你。”

  “山姑人家”吃的菜是村民种的,杀的猪是村民养的。“每年杀猪至少300头,全部是按市场价每斤高1元在村民中收购的。”

  村里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家家户户大房子,周围环境优美,近两年,都平正旅游参观“大发渠”的人越来越多,“山姑人家”迎来一拨又一拨的客人。看到这个发展机遇,李月亚就鼓励支持村民们搞乡村旅馆,他负责推荐客人。吃在“山姑人家”,住在村民的仡佬族旅馆。

  苟忠枚是一个勤劳的仡佬族妇女。白天管理乡村旅馆,招呼客人吃住。晚上就去“山姑人家”当群众演员,50元跳一场。“家里种的脆红李,去年就卖了8万多。”“重庆人来了40个,加上杨总介绍的,收入4万多。”苟忠枚算起收入账,乐得合不拢嘴。“要感谢杨总,去年给我介绍来住宿的散客有600人次,挣了2万多元。”苟忠枚真诚地说,没有杨总,她的旅馆开不走。像苟忠枚这样开乡村旅馆的,全村41家,每年重庆人要来2000多人住两个月。

  除了帮扶村民搞旅游,李月亚还鼓励妻子王世英带领女同胞开发仡佬刺绣、蜡染等传统手工艺品,并将仡佬腊肉、香肠等旅游土特产推销出去。由于自身发展实力和热心公益事业,2008年平正乡成立商会,李月亚被推荐为第一任会长。至今每次换届大家都选他。商会为村民们做的好事实事也是一件接着一件。

  2016年,李月亚被评为全市十佳最美扶贫人。2017年,李月亚被评为全省十佳脱贫攻坚杰出工作者,同年登上“贵州好人榜”。现在,他作为遵义市唯一一个入选7月“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类)候选人,希望大家支持他。到7月底,市民可登录中国文明网点赞评议或进入中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为他点赞投票。(特约通讯员 丁思江)

  1. 上一篇:新蒲新区:全力备战市旅发会 狠抓各项服务保...
  2. 下一篇:新蒲新区:城市旅游 风景如画
责任编辑:张一青
相关报道

网站群

地方文明网站 遵义市文明网站友情链接
 
遵义文明网中文域名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文明邮箱 | 旧版回顾
联系地址: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蒲镇府前路建投大厦 咨询电话:0851-28641133 邮编:563000
Copyright©遵义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