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焦点图文
正安:补齐精神文明短板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时间:2021-01-18     来源:正安县文明办    

  晨曦初露的清晨抑或华灯初上的傍晚,行走在正安乡村或城镇的路上,总会在不期然间邂逅精神文明:宽敞整洁的广场、绿树掩映的公园,市民们或翩翩起舞、或慢跑健身,享受着精神文明带来的惬意……当你走进正安县城北郊湖湿地公园,红得耀眼的就是精心制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造型,这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所在。

  “十三五”以来,正安县按照中央、省、市部署,大力实施乡镇精神文明活动中心项目、“农民文化家园”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项目、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

  截至目前,正安县共计建设16个乡镇精神文明活动中心;建设110个“农民文化家园”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内容包括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10所,创建省级十佳乡村学校少年宫1所,着力于培养广大未成年人学艺术、学文化的浓厚兴趣,培养青少年孩子书法、写作、剪纸、刺绣、手工编织等特长,发扬和继承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乡以县、乡镇、村三级为单元,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试点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正安县高规格打造了瑞濠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推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融媒体中心“两心相悦”。 

  文明城市创建精细化、长效化。深入推进“文明在行动·满意在正安”活动,推动城市精细管理。将县城区25条主次干道划分为25段,由6名县级领导牵头督导,25个责任单位实施责任包保;将县城区所有小区院落、巷道、城中村及城郊结合部划分为79个责任区域,以社区为单位,由21名县级领导牵头督导,79个单位实施“网格式”责任包保。顺利夺取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三连冠”。

  文明单位创建规范化、效能化。深入推进文明单位规范化建设,深化“三创三树”活动(创文明单位、树奋进团队;创文明窗口、树服务品牌;创文明标兵、树奉献榜样),切实推动文明单位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十三五”期间,累计创建全国文明单位2家,全省文明单位21家,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5家。

  文明村镇创建常态化、制度化。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四在农家·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整合“党建示范点”“乡村旅游示范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寨”资金资源,聚焦产业建设、文化发展、基础配套、环境整治、基层自治精准发力,深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十三五”期间,正安县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镇2个,全省文明村镇19个,市级文明村镇19个,县级文明村镇79个,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创建率达77.69%。

  文明家庭创建多元化、典型化。深入开展寻找、征集好家风好家训活动,探寻家风家训背后的文化遗迹,通过晒一晒家风、讲一讲家训、议一议家规,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目前,共征集好家风好家训30条,制作好家风好家训宣传牌100块。推荐申报的安场镇杨世敏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称号,何能春家庭荣获贵州省文明家庭称号,正安县高山果蔬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梅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文明校园创建标准化、科学化。坚持按照“六个好”标准,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提升文明校园覆盖率。重点对省委宣传部帮扶建设的正安县第十一中学(宣瑞中学)文明校园进行提升打造。目前,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1所,贵州省文明校园1所。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典型选树方面,一是抓好主题教育实践;二是抓好少年宫建设;三是抓好典型选树推荐。成功推荐“贵州好人”12名、“贵州省脱贫攻坚群英谱”8人、贵州省道德模范提名奖1名。

  在志愿服务方面,做大做强正安春雨义工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项目化、品牌化。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扶危济困、抢险救灾、女童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3588场次。

  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方面,正安县举办了“2020遵义消夏避暑游·‘野木瓜’正安吉他之夜”活动,“2020书香正安全民阅读”活动,“正安县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消费扶贫·黔货出山·正安农特产品进京入沪”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打造了“5·23”农民工节、“全民健身·正安动起来”、“经典诵读·书香正安”等一批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推动了市坪苗族采茶灯、小雅马马灯、谢坝仡佬族滚龙戏、安场围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展送戏下乡375场次,送电影下乡1500场次,送文化下乡835场次,实现了以文惠民、以文化人。

  正安县“十三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有效推进,有力补齐了深度贫困地区精神文化阵地短板,极大丰富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效推动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吴福云 骆礼俊)

  1. 上一篇:正安:大美正安入画来
  2. 下一篇:桐梓:建设交通新格局 注入发展新动能
责任编辑:张一青
相关报道

网站群

地方文明网站 遵义市文明网站友情链接
 
遵义文明网中文域名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文明邮箱 | 旧版回顾
联系地址: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蒲镇府前路建投大厦 咨询电话:0851-28641133 邮编:563000
Copyright©遵义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