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焦点图文
黔北大地生机勃勃 乡村旅游欣欣向荣
时间:2022-04-07     来源:遵义网    

  独特的自然条件、厚重的历史文化、良好的生态环境、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这是遵义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

  近年来,按照全省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旅游品牌战略,遵义市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大力推动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绿色旅游、茶酒旅游等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点缀黔北大地

  近年来,遵义市立足红色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旅游红绿芳华;依托人文资源禀赋,赋予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抢抓全域旅游发展契机,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业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避暑旅游;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乡村旅游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仁怀市长岗镇堰塘坎村拥有红军医院旧址、军民鱼水情展示园、红军街、大王寨红军标语遗址等红色旅游资源,其中红军医院旧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该村始终秉承开发利用与传承保护相结合的理念,充分挖掘红军长征过长岗系列“红色故事”及乡村发展历史,将乡村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深度发展,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内涵。

  汇川区板桥镇地处娄山关脚下,近年来,该镇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娄山关景区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旅游、避暑旅游,逐渐形成“以红带绿、以绿映红”的旅游产业。2017年以来,该镇先后获得了国家级文明村镇、省级生态示范镇、省级示范小城镇、市级小康示范镇等称号。

  该镇开发以黄焖鸡、冷水鱼、豆腐干、娄山天麻、方竹笋等为代表的食品类旅游商品;以藤编为代表的旅游工艺品;以避暑民宿、农耕文化为主的现代乡村旅游业;以实景演出、拓展训练、军事体验等旅游体验,让游客吃得健康,玩得开心,乐在其中。在该镇党委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村民从“农民”向“老板”转变,写下旅游富民的好文章。

  纵观全市,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呈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记者从遵义市文化旅游局了解到,目前,遵义市共有国家级、省级、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51个。

  乡村旅游发展走特色之路

  为推动乡村旅游全面提档升级,近年来,遵义市在乡村民宿建设、田园综合体打造等方面大胆探索和推进,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加以扶持和引导,力争走出一条遵义特色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丙安村隶属赤水市丙安镇,2008年入选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5年被评定为贵州省第一批“10个省级示范性传统村落”……

  近年来,该村确立了打造“红色古堡·乡愁丙安”特色文旅村的发展目标,以红色旅游和古镇旅游为主,带动沟域、岩洞经济开发和竹业的发展,促进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遵义市分级分类指导乡村旅游规范发展,加快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主题突出的乡村旅游示范带(点),持续开展乡村旅游标准化评定。到2025年,全市标准级以上民宿、客栈、农家乐预计将超过600家。

  与此同时,遵义市将持续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依托农业资源优势,打造一批根植本土文化,富有人文内涵的特色旅游小镇、特色文化旅游村寨,推动绿色农业、文化农业、会展农业和众筹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的发展;推出“生态环境、避暑气候、田园景观、最美茶乡”四大观光品牌;推出绿色食材、乡村美食和养生膳食系列产品;推出丰富多彩的“乡村节庆”系列活动,提高遵义乡村旅游知名度。

  在打造度假品牌和推进民宿发展方面,遵义市将持续推进乡村茶海养生度假、黔北乡村避暑度假、仡佬民俗文化度假三大乡村度假品牌建设;充分利用绿廊、绿洲、绿道、绿居的“四绿”资源,创建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的民宿系统,以优质的服务,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乡村度假产品。

  此外,遵义市将全面提升乡村旅游运营水平。鼓励A级景区带动周边村寨发展乡村旅游,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类型的旅游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创新乡村营收新模式,构建“主客”共享的新型乡村社会发展模式,探索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特色旅游乡村治理模式;优化乡村旅游产业链建设和专业化分工,提高乡村旅游组织化程度;引入公司化经营管理和营销方式,推动形成有效的现代乡村旅游运行模式。

编辑:袁丹

二审:张辉

终审:张志立

  1. 上一篇:务川洪渡河:鸳鸯与白鹭齐飞
  2. 下一篇:余庆:明前茶采摘忙
责任编辑:袁 丹
相关报道

网站群

地方文明网站 遵义市文明网站友情链接
 
遵义文明网中文域名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文明邮箱 | 旧版回顾
联系地址: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蒲镇府前路建投大厦 咨询电话:0851-28641133 邮编:563000
Copyright©遵义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