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村镇
湄潭“寨管家”群众身边的文明实践队伍
时间:2022-04-20     来源:湄潭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寨管家’呀‘寨管家’,办事牢靠人人夸!”

  这是湄潭县老百姓口中流传的顺口溜。“寨管家”是指服务、扎根乡村田野、凝聚基层群众、传播党的声音、为群众办实事的农民志愿队伍。他们夯实了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力量,打通了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湄潭县立足县情实际,以统筹推进“三美共进、争做五个示范、奋力建设贵州最美乡村”为目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平台载体,打造群众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队伍,助力乡村振兴,探索推进“寨管式”文明实践新路径,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湄潭县以村民组为基础,坚持便于组织、管理、服务及“一组一寨、一组多寨”原则,综合相关因素,顺应民意、尊重民俗,把寨子划分成100—500人的乡村生活共同体并确定寨子名称,构建出规模适度、适应乡村治理需要的农村社区网格体系,一个寨子就是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就是一个服务群众的阵地。目前,全县已划定寨子1112个,采取“1+15+137+N”的模式,打牢乡风文明建设阵地基础,实现文明实践阵地县、镇、村、寨四级全覆盖。

  选好“管家”定队伍

  一名“寨管家”,就是一名志愿者,一支“寨管家”队伍,就是一支“群众身边不走”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每个寨子由镇党委选派1名镇干部担任“指导员”,村党组织选派1名村干部担任“包保员”,从有资历威望的能人、乡贤寨老中推选1名寨长担任“管理员”,从群众中推选N名“管事员”,形成“3+ N”“寨管家”小微自治组织,一名“寨管家”就是一名农民志愿者,就是一名乡风民风宣传员,督导员。目前,全县共推选“寨管家”成员4408名,其中寨长、副寨长1308名,管事员3100名,乡风文明志愿服务小队1200余支,夯实了乡风治理人员力量。

  结合需求定项目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志愿服务项目清单,突出寨管家主导地位和“四管”职责,结合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和突出乡风民风问题,确定政策宣传、教育服务、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服务项目,实行寨长(志愿服务队长)包寨、志愿者包户的原则推进服务落实落地,确保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日常寨务和乡风民风问题有人管、管得好,打通了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以“实践点”为单元,采取“群众会+”、入户走访等方式,持续开展由“寨管家”将政策法规等“翻译”成土话,融入群众身边案例、生产生活常识等讲给群众听,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共召开群众会1300余场次,遍访群众20余万人次,让党的声音传到每个群众传遍每个角落。

  融合联动定机制

  建立“寨管家”集中诉求会议制度,采取“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和分级分类处理方式,对能够直接解决的问题和诉求及时办理,村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解决或呈报上级,有效解决了群众“事难办”的问题。将全县5826名指导员、包保员、“寨管家”成员下沉一线、织牢网底,采取“1对1 ”“1对N”包保联系群众,在政策宣讲、公益事业、矛盾调处等方面第一时间为群众提供“面对面”服务,使“寨管家”组织成为服务群众的前移阵地,激活了村民自治的源头活水。

  整合资源保成效

  立足群众主导,提升农村治理能力。“寨管家”群众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队伍,着力于社会末端平台,细化志愿服务单元,紧紧依靠群众、精心服务群众、有效凝聚群众,成风化俗,与文化人,织就了一张密实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网络,形成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长效机制,让群众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主体,夯实了基层社会治理力量。

  紧扣五个示范、共建最美乡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有效发挥实践所(站)功能,做实做细做活“寨管家”文明实践服务项目,广泛开展“一清扫两处理两维护”(清扫环境卫生,处理垃圾、污水,维护水、路)等服务活动,践行“身边人干身边事”文明理念,逐步培养提升群众养成习惯和文明素养,美化农村住居环境,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乡村面貌。

  突出示范引领,提升乡风治理成效。风成于上,俗成于下,抄乐镇“车不过十、礼不过白”典型做法对乡风文明起着“标杆”示范作用,带头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治理农村陋习,惩治滥办酒席,抵制伤风败俗,树立文明新风,形成了“寨管家”带头示范,群众效仿遵守,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家风、乡风、民风和谐共生,上形下效的良好局面,“崇德向善、勤俭节约、文明和谐、幸福安康”的新风正气已蔚然成风。

  活动引领,提升群众幸福指素。“寨管家”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传统节庆、民风民俗等有机结合,创新开展“幸福农民主题月”“我是一个幸福的农民”等活动,开展“文明卫生家庭”、“好婆婆”“好儿媳”等示范户评比选树,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编辑:袁丹

二审:张辉

终审:张志立

  1. 上一篇:余庆兴起民宿经济
  2. 下一篇:正安:“工厂化”养鱼虾 走出生态环保养殖新...
责任编辑:袁 丹
相关报道

网站群

地方文明网站 遵义市文明网站友情链接
 
遵义文明网中文域名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文明邮箱 | 旧版回顾
联系地址: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蒲镇府前路建投大厦 咨询电话:0851-28641133 邮编:563000
Copyright©遵义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