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志愿遵义
红花岗:志愿之花绽放红城
时间:2022-03-05     来源:多彩红花岗    

  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在430平方公里红色土地上,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中,红花岗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和抓手,推动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实现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志愿服务机制不断完善,让雷锋精神在文明红花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群人温暖一座城

  在红花岗区迎红街道,常常能看到一辆贴着“雷锋服务车”标志的三轮车,车箱里装着理发工具用品。 

  驾驶三轮车的蒋德兵,是遵义博济公益联合会的一名志愿者,也是博济公益“雷锋车队”队长。2018年,腿脚不方便的他自费购买了三轮车,从此便走上了为有需要的群众免费理发的爱心之路。四年多来,蒋德兵坚持每个月定期到遵义市社会福利院以及迎红街道各社区为行动不便的人义务理发。截至目前,他义务理发时长已超过3000个小时。 

  在红花岗区万里路街道百艺社区,有这样一位老人,虽已古稀之年,却依然发光发热到社区当义工。多年来,他一直在社区“四点半学校”免费为社区儿童开办辅导班、乐器班,用爱和音乐关心着下一代的成长。 

  老人名叫周泰岳,自2016年起,在社区图书室当义务图书管理员的他,为了丰富社区孩子们特别是进城务工家庭、困难家庭孩子们的课余生活,结合自身所学开设乐器辅导班、自购教学教材,免费教琴。教琴的过程中,老人还不忘教会孩子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深受家长认同。多年的坚持已有上百名孩子在此近距离感受音乐的魅力,为未来的人生赋能。 

  在舟水桥街道河舟社区,91岁高龄的周天池老人,十余年来,坚持在每个开学季捐献自己的退休金帮助困难学子,从2005年的500元到现在5000元,老人的爱一直在延续。 

  在迎红街道贵绳社区,70余名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组成志愿服务队,穿上红马甲、戴上红袖章、精神抖擞,或站在街头引导行人文明出行,或拿上工具捡拾垃圾、维护环境,或发放宣传单劝导文明养宠物,他们成为了社区治理、文明创建、邻里互助的得力助手…… 

  

  志愿者们秉承雷锋精神,用爱温暖着红城,用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凝聚起整个社会向上向善的文明力量。在红花岗,“中国好人”“贵州好人”“贵州最美志愿者”就像一面面旗帜,也似一道道光,让这座城市充满温度,提升着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截至目前,红花岗区注册志愿者达12.7万人,志愿团体357个,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134万小时,荣获中国好人榜荣誉7人、贵州好人榜荣誉22人、贵州省道德模范4人、遵义市道德模范17人,他们用爱、用行动向社会传递爱心,汇聚更多社会力量,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让“志愿红”扮靓文明城市底色。 

  

志愿服务在红色热土蔚然成风

  如果温暖有颜色,那一定是“志愿红”。 

  “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帮我们把事情办好了,真的帮了大忙。”家住红花岗区合众路的杨胜堂老俩口,因为身体不方便一直没去办理社保年审,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杨胜堂通过中华路街道的微信公众号呼叫了“红色跑跑”。当天,街道内沙路社区“红色跑跑”志愿者黎红就上门为两位老人办理了社保年审。 

  这支名叫“红色跑跑”的志愿者队伍是由红花岗区中华路街道辖区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律师医生、“自协委”成员和居民志愿者组成的志愿服务队。身穿红色马甲的“红色跑跑”们,每天活跃在社区网格中,奔跑在大街小巷和楼栋院落,为辖区特殊群体代办政务事务等“跑腿”服务。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红色跑跑”还为隔离群众开展各类跑腿服务,以实际行动温暖隔离群众、助力一线人员,同时为辖区老党员送学上门、免费体检等,2021年共计帮助群众办实事200余件。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红花岗志愿服务善行义举在城乡角落处处展现,成为一道道暖意融融而又醉人亮丽的风景。 

  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外的路口,设置有一处“红色义站”,岗亭里准备了饮用水、药箱、雨伞等供游客借用,每天有两名党员义工值守,志愿服务8小时,负责为市民、游客提供问路导向、失物招领、小件寄存、饮水充电等10余项服务。 

  老党员张树华加入“红色义站”志愿服务队伍已有好几个年头,她和其他志愿者轮流值守,头戴小红帽、穿上红马甲,热情耐心地解答游客的疑问,台账本记满了好几百件服务事件详情。 

  像这样的“红色义站”,老城街道在游客密集的杨柳街、步行街、大仕阁巷各设置了一处,不仅成为了党员义工作用发挥的“舞台”,也成为城市文明载体和红色文化传播的平台。 

  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送到哪里。红花岗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充分挖掘辖区资源优势,重点打造群众所需、特色鲜明、高质量的志愿服务项目,以品牌项目汇聚力量、服务群众。近年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红花岗区塑造了“红色跑跑”“红色义站”“红色物业”等志愿服务品牌和队伍,成为汇聚社会文明力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先锋队、主力军,“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这片红色热土上蔚然成风。 

  

接地气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当下正是春耕时节,红花岗区海龙镇的农户在田间地头忙碌着。 

  海龙镇成立了由农业、心理、环保、医疗等领域的10名专家组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讲师团”,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和文明实践站(所)为载体,积极开展理论宣讲和技术技能培训。同时,还组建了农业技术、红色义务宣传、治安防控、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6支志愿服务队,走村入户开展环保和移风易俗宣传,巡查海龙水库,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和文明意识。 

  “自2020年以来,依托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组建起多支志愿者服务队伍,通过农家书屋读书活动、送农业技术到田间、送红色电影到院坝等方式,不但提升了群众的种养殖技术,还丰富了辖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海龙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为构建“服务为先、特色鲜明、社会认可”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体系,红花岗区中山路街道新华桥社区组建成立了一支“七彩”志愿服务队,他们在辖区楼栋和居民家开展更换损坏灯泡、“爱心敲门”慰问探望、政策宣传等服务,涵盖传播时代新声、助力脱贫解困、改善社区风貌、化解矛盾纠纷等多项志愿服务功能。截至目前,该志愿服务队共有队员140余人。 

  

  近年来,新华桥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立足社区文化底蕴,整合社区各项资源,打造了浙大西迁与何家巷展览馆、“四点半学校”、残疾人康复室等公共服务阵地,并通过“七彩”志愿服务贴心为民服务。“接下来,我们将不断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完善社区阵地建设,紧贴群众需求,为群众服好务、办好事。”新华桥社区党总支书记曹国丕介绍说。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红花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精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精细化、专业化、长效化,探索特色志愿服务特别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有效路径,让志愿服务更精准、更接地气,更合群众“胃口”。 

  “我们区级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总队下设15支镇(街)志愿服务分队和理论宣讲、文化文艺等8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理论宣讲、文化服务、便民服务等‘七大平台’,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红花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李瀚说,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区级文明实践中心1个,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5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14个,易地扶贫搬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个,13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均建立了志愿服务站(点),实现志愿服务全覆盖。 

  春天里,绚丽灿烂的志愿之花为这座红色之城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红”。 

  1. 上一篇:汇川:一个“红袖章”,暖暖爱民情
  2. 下一篇:红花岗:凝聚青春力量 展现青年风采
责任编辑:张 辉
相关报道

网站群

地方文明网站 遵义市文明网站友情链接
 
遵义文明网中文域名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文明邮箱 | 旧版回顾
联系地址: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蒲镇府前路建投大厦 咨询电话:0851-28641133 邮编:563000
Copyright©遵义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