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焦点图文
遵义红花岗区十年逐梦 美丽蝶变
时间:2017-11-20     来源:遵义文明网    

  

青山绿水中的凤凰山文化广场

  

红花岗区区域化党建“相信党 跟党走”主题歌曲展演

  

公安干警在火车站前为行人指路

  

城市美容师

  

志愿者为老人义务剪发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美的风景。十年风雨兼程,十年披荆斩棘,遵义如愿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在这长达十年的竞逐中,红花岗区作为遵义创文工作的主战场,重任在肩,冲锋在前,秉承“全民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理念,将创建文明城市作为统筹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总抓手,转变工作作风,全面覆盖,层层创建,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圆满完成任务。十年征程,成果丰硕,如今的红花岗区,天更蓝地更绿,山更青水更秀,城更美人更和,城市品质和文明程度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城市巨变 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行走在红花岗区的大街小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文明创建的持续深化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背街小巷干净整洁、车辆斑马线礼让行人、城市“牛皮癣”不见了、志愿者的身影随处可见……

  “以前这个城市的非机动车停车线很少,上班骑车要停放的话十分困难。现在基本上每个路段都规划了绿色停车带,电动车停放非常方便,看得出政府的确是在为大家办好事。”在海尔大道上班的陈先生感慨,现在城区主要路段都设置了电动车停车点,既方便又美观,骑电动车上班再也没有停车难的后顾之忧了。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超越自我的“蝶变”过程,也是一次“补齐短板”“内外兼修”的主动冲刺,红花岗区针对城市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坚持全面对标,固强补弱,“软件”与“硬件”一起抓,有序推进创建工作。今年以来,以创文“十大工程”为抓手,投资35.6亿元完成了海尔大道绿地景观提升工程、黔北生态镇建设、社区小微花园建设等39个项目,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学、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娱乐休闲的需要。针对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先后在26条主次干道及社区划出3500个停车位并规范管理,设置电动车临时停靠点1336米,有效缓解城区停车难。升级改造农贸市场18个,占道经营等城市管理顽疾从源头上得到根治。设置高品质公益广告超过6000块,美化了城市环境,营造了浓厚的文明氛围。城市社区环境卫生全面提升,楼道小广告等得到整治和管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赢来的是群众对创文工作的支持和点赞。

  内外兼修 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如果说环境改善是文明的“外在美”,那么文明风尚的形成就是城市的“内在美”。红花岗区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增强城区综合实力的重中之重,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引导和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创建,营造浓厚的创文氛围,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随着创文工作的持续推进,人们惊喜地发现,在城区的各个路口,几乎都能看到一群身披红色马甲、手拿文明出行指示牌的志愿者,他们或在劝导闯红灯的行人,或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过马路,或向行人发放文明知识手册。

  他们来自全区各个角落、各行各业,有的是机关的党员干部,有的是在校学生,更多的是想为城市建设出一份力的广大市民群众。这样的志愿者在红花岗区现已超过9万人,占到了总人口的16%。他们或参与整脏治乱,或参与文明劝导,他们的身影遍布红花岗区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了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和靓丽风景。

  除了志愿服务已成社会风尚外,在城乡大地,崇德向善也蔚然成风。老红军李光、义工卓先顺、最美教师徐德光等一大批道德模范在红花岗区集中涌现。今年以来,老红军李光入围了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罗其义入围中国好人榜,老城小学迟到小学生在风雨中向国旗敬礼的事迹感动了数以万计的网友。

  好人与榜样,总是能够触动人们内心的柔软,带动起更多的凡人善举。红花岗区120多个道德讲堂每年开展各类宣讲2600余次,道德模范宣传专栏实现全区楼栋院落全覆盖,潜移默化引导人们崇德向善。此外,红花岗区更加注重市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全区9个街道综合文化站、65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每周免费开放时间均超过42小时,拥有功能室200余间,长期开展市民教育和各类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市民精神境界和社会文明风尚,城市之美因此变得丰满而生动。

  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之功,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日积月累、久久为功的过程。对此,红花岗区立足长效,以“文明行动进千家万户”为主题,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餐桌、文明公约、志愿服务等为主要内容,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今年以来,先后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200场次,街道、社区开展各类活动超过20000次。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的创文问卷调查、创文知识考试、文明评选表彰等活动参与人次超过500万。联合《人民日报》开展的“快闪”活动《长征原来如此青春》经网络媒体和新媒体传播后,短短一周内点击率突破5000万次。充分运用公益广告这一载体,不断加大投入,大力开展“讲文明 树新风”公益广告制作刊播,进一步推动正风正气形成。投入经费1800万元,主次干道、街面户外公益广告实现100%全覆盖,实现文明抬眼可见、举足即观。

  十年砥砺 只为一朝文明花开

  文明成果来之不易,在追逐文明的路上,虽然步步坎坷,程程艰辛,红花岗区却义无反顾,一路疾行。全国文明城市的殊荣,既是红花岗区的光荣和骄傲,更是每一个红花岗人的努力与付出。

  十年艰辛,十年奋斗,为着共同的梦想和追求,为了共同的信念和荣誉,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构建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级领导指挥有力、作风务实,广大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仅今年6月以来,全区干部累计走访群众10万余户,对群众反映的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开展整治1700余次,解决问题超过1500余件。一件件大小事情的落实,既拉近了干部和群众的距离,又夯实了文明城市的创建之基。

  街道、社区的同志走街串巷不言苦、入户上门不嫌烦、加班加点不叫累,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付出了辛勤劳动、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每天晚上都要走家入户,去宣传创文知识,去听听群众对创文工作的意见建议,基本上要忙到晚上10点”,富华社区支书李金凤说。这些年来,这样的工作在红花岗区66个社区都是如此。

  广大公安干警、城管队员、工商、卫生等执法人员以及广大志愿者牢记使命,忠于职守,顶烈日,冒酷暑,勤奋踏实,付出了艰辛的汗水甚至鲜血。就在2016年,长征派出所民警陆远国、周正华与犯罪嫌疑人英勇搏斗,陆远国在双手血管、肌腱被割断,周正华腹腔内肠被刺穿的情况下将毒贩成功抓获,两名同志却因伤势过重、失血过多倒在了血泊中,后经全力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

  回首十年创建路,每一名干部群众对自己参与的创文工作场景记忆犹新,十年付出虽然艰辛,换来的是文明城市“八大环境”的整体提升。

  “以前我们卖菜都喜欢在路边摆个摊,随时担心被城管追赶。现在不一样,大家都是市场内经营,环境也很干净。”在果林市场卖菜的吴女士说,以前摊贩们没有在市场固定场所经营的意识,对城管非常不理解。现在文明宣传铺天盖地,大家都遵规守纪,每个市场都进行了改造,城市形象大不一样。

  “社区有小微花园,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活动阵地多了起来,以前这些都是很缺乏的。所以说创文期间开展的各项工作不能停,要让每个社区都更好。”洗花井社区的林大爷已经70多岁,他对社区近年来的变化非常满意。他说,“这些对我们社区居民来说都是好事,所以大家都支持。”

  创文工作启动之初,群众也不知道文明城市是什么样子,对创建工作也有过怀疑。创文是不是一阵风?是不是面子工程?随着一件件小事的落细落实,一次次贴心的走访谈心,文明城市的样子在人们的心目中越来越清晰。社区综合文化服务站、社区图书室、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四点半”学校、家长学校、社区志愿服务站……十年来,一个个便民服务项目从无到有,从个别到所有社区全覆盖,文明的种子在红花岗区每一个角落落地生根,文明建设步履坚实。

  文明创建只有起点 没有终点

  创文带来的变化让市民群众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市民普遍反映:“现在遵义太美了,风气更好了,生活更方便,感觉很自豪很满足。”外地游客对这座城市更是赞不绝口:“城市很美很整洁,超出想象。印象最深的就是这里的机动车都礼让行人,很感动,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很温暖。”

  创建成果来之不易,长效保持下去是群众的心声,也是党委政府庄严的承诺。站在全国文明城市的新起点上,如何建立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如何增强广大市民的积极主动性,如何增进百姓民生福祉,如何综合提升人文素养,都成为新时期创建征程中的新课题。

  为了推进工作长效常态,红花岗区开启了文明创建新征程,探索城市文明“4+1”联包模式和“八大环境”长效常态管理机制。按照“指挥体系不散、督查队伍不撤、创文措施不变、工作力度不减”的工作部署和“整齐干净、文明秩序、宣传氛围、创文成果要保”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长效常态工作管理机制,持续对照全国文明城市这把“标尺”,时刻丈量城市文明每个细节,以常态化考评促整改,以长效化机制促提升,使文明创建长久造福广大群众。

  今年以来,红花岗区先后建立完善创文绩效考核机制、责任分解机制、全民参与机制、投入保障机制等措施,用制度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向规范化、常态化发展。构建完善的主体责任体系,层层传导压力,一级一级抓落实。建立责任清单制度,针对不同岗位明确各自责任,分级细化责任归属,确定具体责任承担者。明确责任分工层次,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把责任分解到岗、落实到人。目标考核机制严格执行,年终进行专门考核、奖惩兑现,使全区上下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督查问责机制将文明创建工作列入党委、政府专项督查内容,列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项视察内容,促使文明创建督办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舆论监督机制把文明创建各项行动置于市民群众监督之中,在新闻媒体开设曝光台,形成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的立体监督网络体系,确保了党委、政府文明创建工作政令畅通,确保了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红花绽放,筑梦起航。十年创建,十年磨砺,一路攀登,勇往直前,千百个奋斗不息的日日夜夜,铸就了如今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文明城市创建成效彰显的红花岗区,明礼诚信、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吹遍各个角落。回首十年创建路,为推动红花岗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巩固和发展了政治清明、民心思进、经济发展、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红花岗区上下将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用自己的热血、辛劳和汗水,铺就一条通向现代富裕文明的康庄大道。(遵义日报 唐继辉)

  1. 上一篇:遵义新蒲新区 文明花开满城香
  2. 下一篇:遵义汇川区让文明成为永恒底色
责任编辑:张一青
相关报道

网站群

地方文明网站 遵义市文明网站友情链接
 
遵义文明网中文域名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文明邮箱 | 旧版回顾
联系地址: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蒲镇府前路建投大厦 咨询电话:0851-28641133 邮编:563000
Copyright©遵义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