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黔北聚焦
红色细沙的绿色崛起之路
时间:2016-08-01     来源:湄潭县文明办    

  深化“两学一做” 发挥党小组凝聚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石莲样本

  《一把七星刀》的故事是石莲镇留给世人的红色遗产,故事讲述当年红军在生死攸关时强渡乌江,当地群众自发为红军摆渡引路,脱离天险,为了感谢当地人民的支持,红军将一把七星刀送给了名叫石扬光的人。如今,七星刀收藏于中央军事博物馆,而七星刀的光芒激励着后人奋进,七星刀光芒发源地之一的石莲镇沿江村细沙村民组385名村民在党小组的带领下,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本着源于红色信仰、植根绿色信念、坚定发展信心,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走出一条依靠党小组带动,干群联心,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新路,细沙坡人的行动成为了“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向长三角挺进的先遣队的生动注解。

  党的信仰在这里凝聚

  细沙组面积2平方公里,总人口385人,坐落于飞龙湖畔,与千刃岩大峡谷、天然坐佛毗邻,景色宜人,平均海拔700米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湿度均匀,土壤酸碱度适中,是休闲、欣赏原生态自然风光的好地方,更是种植亚热带优质水果的好场所。

  “虽然自己通过养鱼过上了小康日子,但多数细沙人过着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生活。”如何让全体细沙坡人都过上幸福日子?成为细沙村民组组长肖瑞强思考最多的事。这位曾经外出打工、种过烤烟,现在依托沿江水域养鱼致富的中年汉子。看到以党书辉为首的细沙波党小组为了细沙坡发展操碎了心,他思来想去,近年来细沙的发展变化证明了必须依靠党组织,以2014年的“一事一议”项目为例,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中,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细沙争取了20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修建起了通组路、连户路、人行步道,安装起了路灯、垃圾桶,细沙坡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占地约500平方米的临江广场,成为村民们悠闲娱乐集会的好去处,每天下午,忙完了一天农活的细沙坡人,都会来到广场,随着舒缓的音乐声,翩翩起舞,感觉倍爽。细沙坡的发展变化,肖瑞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主动向沿江村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接受党组织的考验。

  同样,像肖瑞强一样,陈其波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他早年外出打工,学到技术后,回乡创业,办起了酒厂,如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他并没有满足自己的富足。“一个人富不算富,要如何带领细沙坡人全体致富才是出路。”他说,别的地方发展得这么好,关键是靠党组织,细沙坡的发展也离不开党组织,我希望加入到党组织中去,团结全体细沙坡人,为细沙坡的发展共同努力。

  目前,细沙党小组共有正式党员8名,考察对象5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看到老党员们整天为我们细沙坡的发展忙前忙后,我们想为他们分忧解难,共同推动细沙坡的发展。”这是他们单纯的入党动机,不要问党给了我什么,要问我能为党做什么。成为细沙坡党小组一班人的纯朴想法,也是他们推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5年11月28日是细沙坡值得怀念的日子,群众期盼已久的临江广场落成,大伙载歌载舞欢庆,腰包鼓起来的细沙坡人梦想的群众文化舞台有了,他们也可以和城里人一样,闲暇时唱唱歌、跳跳舞。当天落成仪式上,细沙人自发筹资达10多万元,他们用于购买电视、音响、健身器材,并将剩余部份采购材料,村民们义务投工投劳,修建起了90多平方米的党小组活动室,让全组的党员和村民有了舒适学习集会场所。

  一个只有385人的边陲村民组,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如此之大,秘密何在?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陈先伦一语道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不计报酬、不计个人得失,舍小我,成大我,无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想发展 盼发展 激发内生原动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改革开放后,勤劳的细沙人也过上了相对富裕的日子,当外面的新农村建设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时,细沙人也按捺不住了。

  2015年11月,石莲镇组织全镇农村优秀党员、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外出到遵义县苟坝村、花茂村,湄江镇金花村七彩部落、兴隆镇田家沟等地考察学习。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真没有想到他们家家户户住上漂亮的黔北民居,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同去参观的细沙党小组组长党书辉说。他回去给村民们宣传后,激发了村民们的斗志,后来村民们又自发地组织到了上述几个地方参观几次,每一次的参观都让村民们感慨万千。

  “同样的农村,同样的地,我就不相信我们细沙人不能过上他们的日子。”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在细沙人心里萌动。村民们想发展、盼发展、谋发展的迫切愿望让以党书辉为首的党小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寻找到一条适合细沙发展致富的路子成了党小组最大的难题。

  独行快 众行远 整合资源 抱团发展

  传统农业乏力,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可是,如何调,养鸡不现实、养牛无资源、养鱼不能全部参与,曾经种植起的柑子、柚子,品种老化、抗病力差不说,还缺乏市场竞争力。

  带着这些问题,党小组一班人向村支部、镇党委求助,镇党委书记杨秀军,镇长杨文昌多次到细沙召开群众会,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镇党委的领导和关心为细沙人指一盏明灯,那就是坚持发扬七星刀精神,发挥好党小组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结合细沙坡独特自然地理优势,全组村民以土地山林入股,成立了细沙坡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合作社,全体村民都是股东,都能享受到合作社带来的红利。

  合作社是采用立体型连环式的生态及加工、销售和生态乡村旅游融合为一体的全生态农业旅游组织。做到了人人是股东,个个在创业,产业在联动,行业可互补,肩并肩承担风险,从小做大,脚踏实地,抱团发展,共同抵御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大家共同致富。

  陈其波说:“成立合作社,苦于没钱,但细沙坡有的是资源,全组目前有红肉蜜柚、鹅柑、椪柑等1000多亩精品水果。” 在种植过程中,党小组领导下的合作社实行个人操作、集体监督、统一技术、统一服务,集中销售,最大程度保障社员的利益。

  由于刚种下去果苗要等两到三年才能挂果,为了解决这期间群众的收入问题,合作社组织大家在果园里套种大葱、红椒及矮径蔬菜,挂果期后,在果林里放养鸡、兔等林下养殖,建起养猪场,发展立体农业。

  由于合作社刚成立,没有收入,全靠合作社的承头人自行垫付。但对于未来,他们信心十足,凭着当年红军留下的“敢做敢干,拖不垮、打不散”的渡江精神,三到五年后,细沙坡将是人人有股红,个个有职业,年人均收入1.5万元左右,住美丽乡村,过富足日子。

  1. 上一篇:新区宣传文化中心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活动
  2. 下一篇:习水“情景党课”让党课“活起来”
责任编辑:王晓琴
相关报道

网站群

地方文明网站 遵义市文明网站友情链接
 
遵义文明网中文域名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文明邮箱 | 旧版回顾
联系地址: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蒲镇府前路建投大厦 咨询电话:0851-28641133 邮编:563000
Copyright©遵义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