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头条
遵义:“四在农家·文明村镇”推动乡村振兴落细落小
时间:2018-10-10     来源:遵义文明网    

遵义市“四在农家·文明村镇”风光

  党的十九大以来,遵义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紧围绕中央、省文明委工作要求,在遵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断丰富“四在农家·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内涵,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乡风民风净化、农民素质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了新台阶。截至目前,已有12个县(市、区)获得省级文明县城称号,有12个国家级、41个省级、94个市级、157个县级文明村镇。

  强基础、重长效 不断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内容

  一是以文明村镇创建为载体,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台阶。按照国家、省级文明村镇创建测评标准,去年湄潭县兴隆镇、播州区三岔镇红光村、赤水市官渡镇仙鹤村等9个村镇创建成为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播州区鸭溪镇、赤水市大同镇等32个镇获得2015-2017年度省级文明乡镇;红花岗区长征街道坪丰村、汇川区板桥镇娄山关村等30个村获省级文明村。今年,各地正在按照《遵义市“四在农家·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三年行动方案》部署,分年度、分片区、分层次推进市、县两级文明村镇创建,预计年底将创建451个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将进一步夯实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础。

  二是以建好用好乡村文化阵地为依托,强化核心价值观宣传。结合历年的建设的1232个农民文化家园、139个贫困地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146个自治县覆盖工程项目,始终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讲好遵义故事,时刻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实现了“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道德讲堂、积德榜全覆盖,让核心价值观天天看得到,时时可以学。

  三是以不断深化主题活动为抓手,弘扬新时代文明乡风。结合遵义实际,围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遵义”“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我们的节日”3+N道德教育示范等系列活动,开展好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好家风好家训”等创建评选活动,运用村规民约、家规家训、牌匾楹联,提高农民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深入推进“身边好人”举荐工作,截至8月,推荐好人线索76894条,3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8人入选贵州好人,唱响时代主旋律,聚合起文明进步的正能量。

  强引领、增信心 扶志扶智结合转观念

  一是以全面宣讲培训,增加群众技能。各地结合道德讲堂建设,严格按照“六有标准”“六讲六干”要求,广泛兴建“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2773所,通过“群众点单、干部上课”的方式,结合脱贫攻坚、实用技术、政策法规等主题开展宣讲培训,组织四级讲习员1万余人开展讲习活动逾万场,实现了市、县、乡、村全覆盖;创新“云上”讲习,依托互联网开展宣讲,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推动讲习阵地“便民化”,讲习内容“菜单化”。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讲习30366场,受益群众达100万余人,切实提升困难群众致富能力。

  二是以先进典型选树报道,鼓舞群众士气。大力挖掘选树先进典型,先后向省委宣传部推荐报送先进典型108名,入选“贵州脱贫攻坚群英谱”55人,涌现出黄大发、李光等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道德模范典型,张明富、杨昌芹先进事迹被编入“贵州脱贫攻坚群英谱”系列漫画,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发贫困群众的致富愿望,摒弃“等、靠、要”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三是以文化惠民活动为抓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开展“五大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持续举办“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文艺展演、“蝴蝶计划”等工作。截止目前,已创作推出《出山记》《天渠》《扶贫四章》《十谢共产党》《帮扶之歌》等文艺作品1000余件,深入镇村开展“颂党恩·跟党走”“我是一个幸福的农民”“文化惠民·圆梦小康”等文化文艺展演活动100余场。

  强服务、求时效 真抓媒体资源出实效

  一是统筹遵义市属媒体资源,系统开展主题宣传聚民心。组织遵义市各级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台、主要新闻网站、都市类媒体、两微一端等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统一联动开设专栏、专题,深入开展“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精准脱贫 同步小康”“向深度贫困发起总攻”等系列重大主题宣传。自2017年以来,市属新闻单位已推出脱贫攻坚专版、专题20余个。

  二是主动借力高端平台,推动“免费广告精准扶贫”项目落地。借鉴与中央电视台“广告精准扶贫”项目经验,全力争取其他中央、省级高端媒体免费推介遵义市“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遵义红”等茶叶品牌。两年多来,中央电视台“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直接覆盖贫困户达6.3万户、26.6万人。仅今年上半年,湄潭、凤冈等核心茶产区就接待游客86万余人次;全市茶产业带动1.52万户茶农脱贫,实现3万多人增收,贫困户人均增收2000多元。

  三是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倡议活动,壮大扶贫攻坚动力源。遵义市属媒体先后与扶贫、教育、医疗等部门和公益慈善机构开展合作交流,适时发起各类“扶贫倡议活动”,号召社会各界加入脱贫攻坚队伍中来。全市上下新媒体积极开展“微爱心”“微力量”“微扶贫”等网络公益活动,解贫济困,传递爱心,共计推出相关新媒体稿件1100余条,总计阅读量达570余万。

  强带动、增收入 助推农村经济融合发展

  一是以大力鼓励创业就业为引领,强化扶贫开发帮富。采取“内转外输、输转结合”发展务工经济,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致富。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实施大扶贫、大旅游、大健康战略相结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培育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引导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乡村民宿、康养度假等新兴旅游产业,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发展全域旅游,推动从建设新农村向经营新农村转变,有效促进农民在生产经营方式、生活思想观念上的自我革命,增强农村活力和农民自我经营管理的能力水平。

  二是以文化项目为引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围绕《遵义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各地将文化资源精心包装、打包升级、项目转化,让“文化资源”变资产。大力实施“凤还巢计划”,精准引导遵义籍在外知名企业家、文化名人等返乡创业。其中,道真自治县成功引进中国傩城项目入驻国家级贫困村文家坝,助推该村提前三年全面完成脱贫;正安成功创建正安国际吉他文化产业园,带动贫困人口就业1160人;桐梓县升级打造黔北花海二期,新增和稳定脱贫人口2400余人。

  三是以文旅融合为切入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以“文化+旅游”“文化+农业”为抓手,各地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特色资源,通过专项资金、人才技术、交通设施、宣传推介等措施,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小镇,因地制宜发展传统文化、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民间工艺项目等特色项目,引导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脱贫致富路,进一步丰富拓展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孟炳祥 李沈)

  1. 上一篇:“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集结在星星火炬旗帜下”...
  2. 下一篇:光明日报:让游客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教育
责任编辑:张一青
相关报道

网站群

地方文明网站 遵义市文明网站友情链接
 
遵义文明网中文域名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文明邮箱 | 旧版回顾
联系地址: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蒲镇府前路建投大厦 咨询电话:0851-28641133 邮编:563000
Copyright©遵义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