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头条
深植文明之根 绽放文明之花
时间:2021-12-15     来源:遵义日报    

  红花冈麓,湘江河畔,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遵义会议会址门前,志愿者们有序引导游客参观游览;位于中心城区的新华桥社区,群众在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里学习打鼓;金鼎山镇后庄村评选出的“厚哥”“庄妹”,成了村庄的形象代言人……处处文明之景,犹如朵朵红花绽放,展现出文明和谐之美。

  自遵义市2017年11月获评全国文明城市以来,作为中心城区的红花岗区,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常态化建设,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努力推动文明城市建设“更上一层楼”,让文明的红城更加熠熠生辉。

  01

  以红色文化为引领 塑造文明城市之“魂”

  丰富的红色资源,引领着红花岗区的城市文明建设。

  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来到遵义,召开了彪炳史册的遵义会议,并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留下了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老鸦山战斗遗址、迎红桥、遵义县革命委员会等41处红色遗址。如今,这些遗址遗迹成了红花岗区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和思想源泉,激励着该区广大干部群众在新的长征路上奋力前行。

  2021年12月5日,遵义市纪念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活动在位于红花岗区的老城纪念广场举行。

  在紧邻遵义会议会址的百年老街杨柳街上,红花岗区打造了新时代开放式党性教育基地“党员政治生活街”,通过长征故事墙、党史文化墙等内容宣传展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在与会址一墙之隔的大仕阁巷,该区打造最美奋斗者主题文化长廊,通过展示红军烈士龙思泉、老红军李光、时代楷模黄大发、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张瑞凝等人物的故事,激励人们从中汲取奋斗力量和勇气,为谱写红花岗区新时代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我为自己生长在这座红色的城市而感到骄傲,我将发挥自己的余热,讲好遵义的红色故事,同时也从革命先烈的精神中汲取力量,努力走好自己的新长征路。”今年74岁的谭金蓉是遵义市十一中退休教师,也是红花岗区老城街道“红色义务讲解队”中的一员。

  在红色文化资源集聚的老城街道,这支由退休人员、教师、在职党员干部、街道社区工作者和企业员工等13人组成的“红色义务讲解队”,依托红色阵地,向游客和市民讲述着长征故事和遵义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文明新风。

  金鼎山镇后庄村举行2020年重阳节活动暨“厚哥”“庄妹”表彰活动。

  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中,红花岗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以红色文化为引领推动城市文明建设,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发扬红色文化传统,将红色文化、红色精神植入城市文明建设。

  老城街道依托辖区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成立“红色合唱团”“红城义警巡逻队”等红色志愿者队伍以及打造红色义站、红歌台等红色文化阵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讲解、咨询、救助和表演等志愿服务,用志愿精神扮靓红城“会客厅”。该区各中小学校开设红色课程、组建小小红色义务宣讲队伍,先后培育出500余名校园“小小红色宣讲员”,他们成为对外宣传遵义红色文化的新一代生力军。迎红街道在当年迎接中央红军进城的洛江桥头打造“遵义人民喜迎红军”浮雕墙,在兰家堡等社区修建红色文化长廊、拥军文化亭、长征文化小广场、红色文化墙等设施,组建以海风社区红歌队为代表的十多支群众性文化队伍,让红色文化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由红花岗区与国家大剧院合作打造的大型交互式舞台剧《遵义1935》于2020年8月13日在红花冈剧院正式公演,该剧将遵义会议召开的故事创新性融入现代舞台剧之中,为观众呈现了一台富有体验感的历史剧,让红色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近年来红花岗区涌现出一批文明先进典型。忠庄街道勤乐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红花岗区税务局、老城街道府后山社区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遵义市第十二中学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张瑞凝被评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红花岗区关工委主任赵春安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该区1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个家庭被评为全省文明家庭、2人入选“贵州好人”,时代新人的引领示范更加有力。

  02

  以造福人民为目标,筑牢文明城市之“基”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中,作为中心城区的红花岗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打造更健康、更便利、更舒适、更安全、更宜居的城市,不断提升城市“面子”和“里子”,让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群众在红花岗区中华路街道向阳社区综合文化服务站参加活动。

  “小区改造后,出行方便了,看起来美观了,住起来舒服了,安全感和幸福感更强了。”家住红花岗区迎红街道南舟社区省冶建小区的吕东亮和老伴对小区的改造赞美有加。

  省冶建小区是一个居住着632户2526人、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老旧小区,目前该小区改造项目已全部完工,36栋单元楼17000平方米墙面实现美化,改造绿化面积500平方米,改建修复破损楼梯2000米,新增了健身设施、休闲座椅及电子防盗门等。在红花岗区,今年实施改造的老旧小区有8个,改造面积近26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底全部完工,惠及2408户10000余人。

  “老旧小区改造是看得见、摸得着、实打实的民生项目,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着人民安居乐业。”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老旧小区改造后,将按照“一小区一方案”确定小区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后续长效管理机制,同时整合周边公共资源,提升城市综合设施功能,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红花岗区把文明城市常态化建设作为对学习教育成效的检验,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认真检视深化文明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弱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突出难题,扎实开展文明城市专项整治行动,持续优化“八大环境”,切实提升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水平。

  “过去在附近找个停车位总要绕上好几圈,现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停车场也对外开放了,真是为我们带来不少便利。”当市民何麒傲把车稳稳停在红花岗区委老干局的停车场后满意地说,这真是一项务实为民之举。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创新之举,红花岗区有序推进城区主次干道两侧机关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学校等停车场和综合文化服务站、体育运动设施、卫生间和公厕等公共设施对外开放,切实缓解群众停车难、健身难、如厕难等问题,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

  推动中心城区公共资源向社会开放,是作为中心城区的红花岗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和特色,也是该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

  该区还结合“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在全区开展规范空中缆线(“飞线”充电)行动和整治占道经营、遛狗不牵绳等不文明行为的专项行动;推进食之放心、住之安心、行之顺心、游之舒心、购之称心、娱之开心的“六心行动”,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美化城乡环境,让文明之风吹遍红花岗区每个角落,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

  03

  以文明实践为抓手,厚植文明城市之“根”

  在街头劝导文明出行,在背街小巷打扫卫生,在楼栋院落排查安全隐患,在困难群众家中忙前忙后……一个个志愿“红”,成了文明城市里的一道道温暖而又独特的风景。全国文明城市这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背后,凝聚了千千万万名红花岗区志愿者无私奉献的力量。

  红花岗区“时间银行”志愿者上门为老年群众开展健康体检志愿服务。

  截至目前,红花岗区注册志愿者已达12万人,志愿团体达到357个,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127万小时。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涌现出以卓先顺、禹登容等一大批优秀志愿服务者和博济公益联合会、遵义市彩虹公益协会等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以及“红色跑跑”“红色物业”“红色义站”“时间银行”等志愿服务品牌和做法,成为汇聚社会文明力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先锋队、主力军。

  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启动以来,红花岗区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有效衔接,在持续充实志愿服务力量的基础上,引导各地统筹整合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道德讲堂等场所,实现“一个阵地、多种用途”,助力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目前,该区已建成区级文明实践中心1个、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5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14个、易地扶贫搬迁实践站1个、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点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长廊1个,基本形成了文明实践网络全域覆盖,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砥砺奋进新征程,展现红城新担当。如今的红花岗区,从城区到乡村,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文明之风就吹到哪里。金鼎山镇后庄村在2020年评选出了村庄的形象代言人——“厚哥”和“庄妹”,与此同时,该村还开展“最美家庭”“最孝儿媳”“最好家风”评选。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之“魂”,文明新风犹如春风一样让广袤乡村焕发勃勃生机。目前,红花岗区115个村(社区)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已完成修订,各村(社区)成立了红白理事会。今年以来,该区劝导制止办理违规酒席73场、整治滥办酒席8场、劝导不文明婚闹50余场,开展各类“移风易俗”宣传活动1000余场。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中,红花岗区广大干部群众将继续拼搏创新、苦干实干,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捍卫全国文明城市这个最具价值的城市荣誉贡献新的力量。

  1. 上一篇:遵义:传承红色基因 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砥砺奋进
  2. 下一篇:遵义:文明花开满眼春
责任编辑:张 辉
相关报道

网站群

地方文明网站 遵义市文明网站友情链接
 
遵义文明网中文域名 | 关于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盟网站 | 文明邮箱 | 旧版回顾
联系地址: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蒲镇府前路建投大厦 咨询电话:0851-28641133 邮编:563000
Copyright©遵义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文明网]